乘势而上!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
发布时间:2024-07-11 来源:成都商报

随着阿古斯塔AW109型号直升机从洛带通用机场出发,分别经中国-欧洲中心飞往青城山、经天府国际机场飞往双流国际机场,成都正式开启两条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航线。

 

640.jpg.wxdownload

 

当“打飞的”出门变成现实,成都低空经济发展再添新场景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事实上,从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,部署“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”建设;到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签约落地……今年以来,抢滩“天空之城”,成都动作频频、鼓密弦繁。

 

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;到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到,积极打造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;再到今年3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—2030年)》……

 

低空经济,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,也是当前各地纷纷抢滩的产业新蓝海。数据显示,我国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达到5000亿元,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。

 

对成都而言,肩负国家赋予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新定位,积极抢滩低空经济,既是对国家使命的担当有为,也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的乘势而为。

 

事实上,经过多年接续发展,成都在低空经济领域已聚集一批研发机构和市场主体,具备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,正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。

 

看基础。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。成都是“工业无人机第一城”,工业无人机产业已形成包括原材料、基础零部件及系统、整机制造和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图谱,产业规模年均保持20%以上增速,2023年工业无人机全产业链收入突破100亿元。

 

看优势。成都不仅是传统的航空航天工业重镇、产业优势资源富集,近年来,更持续前瞻布局低空经济。去年10月,成都出台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;今年初,低空经济被新列为3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……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成都低空经济蓄势待飞。

 

看潜力。空域,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,四川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,成都拥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(试验区)、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等多个政策功能叠加优势。改革试点的成果,为成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“引爆点”。

 

看未来。抢占低空经济“新赛道”,应用场景是“加速器”。如今的成都,从外卖“天上来”,到无人机种田,再到即将上线的“空中出租车”“空中救护车”……丰富的应用场景,不仅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,更为市民群众带来新体验、新生活、新未来。

 

当国家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机遇,与城市自身的产业基础、政策优势、改革潜能相碰撞,如今的成都,低空经济发展乘风而起——

 

在“天空之眼”无人机试验基地里,只需起飞前1小时报备,每天都有100架次以上的无人机在这里腾空而起、进行试飞;

 

在世园会主会场内,无人机外卖配送已实现常态化飞行,游客只需动动手指,咖啡等各种餐饮就会“从天而降”;

 

在成都淮州机场中,设有17个无人机专用空域,实现有人机与无人机同场飞行,目前已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……

 

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,从这里推向市场;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,在成都照进现实;越来越多的产业未来,正待我们以创新与奋斗去书写。

 

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。面向低空经济新蓝海,我们要发挥既有优势、积极抢抓机遇,全力开辟新赛道、培育新质生产力,乘势而上推动低空经济发展,成都经济也将飞得更远、更高。

公司简介

首页

联系我们